弱电技术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防雷安全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7: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防雷安全知识

一、什么是雷击(雷电)?

    所谓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

二、雷击的几种表现形式:

(1)直击雷

(2)雷电电磁脉冲:

     1、感应雷击

     2、雷电波侵入

三、雷电活动的一般规律:

    夏季多于冬季,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丘陵多于平原,低纬度多于高纬度地区,陆地多于海洋,水陆过渡带多于其他地带,城市多于乡村,土壤电阻率(ρ)大的地方多于土壤电阻率(ρ)小的地方。

四、防雷装置的主要构成:

(1)接闪器: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2)引下线: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3)避雷器:是一种能释放过电压能量限制过电压幅值的保护设备。使用时将避雷器安装在被保护设备附近,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在正常情况下避雷器不导通(最多只流过微安级的泄漏电流)。当作用在避雷器上的电压达到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导通,通过大电流,释放过电压能量并将过电压限制在一定水平,以保护设备的绝缘。在释放过电压能量后,避雷器恢复到原状态。

(4)接地线:接地线就是电气保护中的一种方式,通过与大地层连接进行放电保护,它的作用是当连接的设备漏电或感应带电时能够快速通过接地线将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设备外壳不再带电。

(5)接地装置(接地体):埋入土壤中或混磷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五、最实用的防雷方法介绍:

A:直击雷防护

B;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六、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避雷知识简介:

(1)雷雨天减少户外活动;

(2)打雷时尽量不接打固定电话;

(3)不要靠近户外金属物体;

(4)打雷时不要在大树下躲避;

(5)不要停留在水陆交界或山坡与平过渡地带;

(6)不要用未作任何接地处理的太阳能热水器淋浴;

(7)不要靠近金属门窗,尤其是住户在15米高以上的楼房;

(8)关闭家用电器电源(有SPD保护和良好接地系统的除外);

(9)购置不动产,如房屋等类固定资产,应查看是否具有防雷验收合格证;

(10)购买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应仔细查看安装说明书,并认真检查安装人员是否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

雷电简介

    雷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据统计,每秒钟造就1800阵雷雨,伴随600次闪电,其中就有100个炸雷击落地面,造成建筑物。发电、通讯和影视设备的破坏,引起火灾,毙伤人、畜、每年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死亡3000人以上。其中美国每年有将近400人被雷击死,财产损失达2.6亿美元。1996年7月20日,印度东北地区雷雨不断,雷电击中了比哈尔邦的一座校舍,造成15名小学生死亡,多人受伤。雷电还将树下5个人全部烧死。将另外4名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击死。

      我国也是一个雷电灾害频发的国家。例如。山东临沂地区平均每年约有39人因雷击伤亡。又如,湖南省溆浦县戈竹坪乡山背村是个罕见的雷区,近10多年来曾先后被雷电击死8人,击伤115人(其中重伤24人),还击伤耕牛5头,击死击伤猪50余头,击死鸡、鸭、鹅等家禽450多只。村里变压器也先后5次被雷电击毁,房屋、树木。庄稼和田地被毁数十次,真是令人震惊的数字。又如1996年7月10日,湖北省随州市黄坑体育场内正在踢足球的12名青年集体遭到雷电袭击,当场死亡2人,6名重伤者全身乌紫,昏迷不醒,被送往医院抢救,意识障碍达10多个小时。因此,了解雷电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让我们先了解下雷电是怎么形成的呢。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物。树木等带有异性电荷。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温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30kv/cm,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与雷鸣。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情况,与各个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及所处的纬度有关。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沿海地区比大陆腹地要多,建筑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

    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雷电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直击雷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直击雷可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令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另外,直击雷的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雷击物,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

2.球形雷

    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运动速度大约为2m/s。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3.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形式,沿突出物极快地传播。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  

4.雷电侵入波

    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其传播速度为3x108m/s。雷电侵入波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人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属于雷电侵人波造成的雷电事故很多,在低压系统这类事故约占总雷害事故的70% 。

    既然雷电的威胁如此大,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预防雷电的危害并利用它吗?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方安装避雷线。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的针、线、网、带实际上都只是接闪器。接冈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遭雷击。接闪器截面锈蚀30%以上时应予更换。如果引入线断了或接地装置接触电阻太大,避雷器不仅起不到防雷作用,还能吸引雷电,增加建筑物遭雷击的机会。因此,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应取最短的途径。要尽量避免弯曲,不得用铝线做防雷引下线。要教育孩子不要拉引下线玩。为了防止雷电侵入波沿低电压线路进入室内,低压线路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供电,并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采用架空线供电时,在进户外装设一组低压阀型避雷器或2~3mm的保护间隙,并与绝缘子铁脚一起接地。接地装置可以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并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30Ω。阀型避雷器装在被保护物的引人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上,下端接地。正常时,避雷器的间隙保持绝缘状态,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当因雷击,有高压冲击波沿线路袭来时,避雷器间隙击穿而接地,从而强行切断冲击波,这时进人被保护物的电压仅雷电流通过避雷器及其引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残压。雷电流通过以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绝缘状态,以便系统正常运行。另外,目前世界各国专家都在研究消除雷击的新技术,以提高防雷效率。经过多年努力,发明了一些新型装置。例如,电离防雷装置,放射性同位索避雷针,高脉冲避雷针,激光防雷装置,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等,这些新型的防雷装置效能如何,还要靠实践来验证。

    其实虽然雷电的威胁大,但并不是不能预防的,而且如果经过合理的改造和利用,雷电还可以为人造福,让我们合理的预防雷电使其不能对我们造成危害,还要合理的利用它让它为人类造福

七、防雷安全知识

1、打雷时,在家里怎样使用电器?

  切断电源,拔掉电话插头,同时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更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

2、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那该怎么办?

  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速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3、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该怎么办?

  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且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4、在空旷场地手是不宜拿哪些东西,不宜做哪些运动?

  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5、在室内怎样防雷?

  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

6、雷击烧伤如何急救?

  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 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创面。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若无敷料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 及时转送当地医院救治,并采取抗休克措施。

八、雷击形式和雷电的特点

 雷击一般有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两种形式。

 直接雷击:在雷电活动区内,雷电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设备等对地放电产生的电击现象。

 间接雷击:间接雷击主要是直击雷辐射脉冲的电磁场效应和通过导体传导的雷电流,如以雷电波侵入、雷电反击等形式侵入建筑物内,导致建筑物、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的电击现象。

 雷电波侵入是指雷电发生时,雷电直接击中架空或埋地较浅的金属管道、线缆,强大的雷电流沿着这些管道侵入室内。

 雷电反击是指直击雷防护装置在引导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时,在它的引下线、接地体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金属导体上会产生非常高的电压,对周围与它们邻近却又没有与它们相连的金属物体、设备、线路、人体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会引起闪络。

 雷电的特点:

 放电时间短,一般约50~100微秒,冲击电流大,其电流可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培,冲击电压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万伏,释放能量大,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至数千度以上,冲击压力大,空气的压强可高达几十个大气压。

 易受雷击的地点:

 水面和水陆交界地区以及特别湿潮的地带,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突然中电阻率不连续的地点,地势较高和旷野地区,高耸突出的建筑物,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的树木,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

 九、雷电预警和避雷常识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黄色预警图标: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橙色预警图标: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汽车内。

 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在空旷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抗在肩上。

 红色预警图标: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

 人员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善的电视、电话等电器。密切注意雷电预警信息的发布。

十、防雷避险六字诀:

 学,要学习有关雷电及其防雷知识。

 听,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收听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报预警信息。

 察,密切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现象,要立即采取防雷避险措施。

 断,在防雷救灾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二次灾害的电、煤气、水等灾源。

 救,利用已经学过的一些救助知识,组织大家自救和互救,尤其对受雷击严重者要进行及时抢救。

 保,除了个人保护外,还应利用社会防灾保险,以减少个人和单位的经济损失。

十一、室内防雷:

 遇到强雷雨时,一是应尽快到室内避雷躲雨,关好门窗;二是尽量不用电视、电话、计算机、热水器等电器,临时拔掉电器电源、信号插头不失为一种应急措施;三是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及各种电气装置;四是避免在空旷没有有效避雷装置的棚屋、凉亭中躲避雷雨。

十二、野外防雷:

 在野外遇强雷雨,一是不要使自己成为最高点,尽快离开山顶、山坡、山脊、河流、湖泊,避免多人拥挤一起,分别选择最低处,双脚并拢蹲下,弃去身上金属导电物体;二是不要靠近电杆、高塔、大树、烟囱以及墙根避雷接地装置,不要接触金属管线、电线、火车轨道,以防旁侧闪烙、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三是躲进汽车、火车、轮船内并关闭门窗相对安全,不宜在旷野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十三、应急救护:

 人体遭受雷击后,雷电流会使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但只要抢救及时多数可以恢复。一要及时拨打医院电话或120急救;二要马上以心肺复苏法和人工呼吸进行现场应急抢救;三要及时向当地气象局和防雷机构报告,以便第一时间实施雷灾调查。

 雷击损害人体的生理效应大体有三种:一是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血管痉挛、心搏停止,严重时会出现心室纤维性颤动,使心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二是当雷电电流伤害大脑神经中枢时,使受害者停止呼吸;三是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肌体时会造成电灼伤或肌肉闪电性麻痹,严重者导致死亡。

“假死”。通常被雷击中的受伤者,常常会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这可能是一种雷击“假死”的现象,需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将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摩。

十四、防雷工程性措施及法规要求

 为加强和规范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国家、省已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一系列加强防雷安全的法律法规,对科学防雷提出了明确要求。雷电预警周期短、难度大,而瞬间影响剧烈、灾害十分严重。因此,防雷减灾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事先采取工程性技术措施,科学有效设防,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

 科学防雷的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1.按国家标准和规范设计、安装防雷装置;2.已安装的防雷装置应当进行定期检测维护;3.重要设施建设应当事先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防雷装置是一个综合系统,其基本组成包括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两部分。外部防雷措施主要包括接闪装置、引下线、屏蔽、接地装置等;内部防雷措施主要包括合理布线、等电位连接、屏蔽(隔离)、安装浪涌保护器(SPD)等。外部防雷工程技术措施主要起防直击雷作用;内部防雷工程技术措施主要起防雷电感应作用;采取综合防雷措施才能确保防雷安全。

 科学有效的防雷工程性措施,不仅应当考虑防雷对象所处地理、地质、土壤、气候条件和周边环境,也必须充分考虑防雷对象自身情况(包括建筑高度、面积、用途等等)。因此,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是进行雷电防护的基础,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进行分类。

 新建工程防雷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并从源头确保防雷安全。新建工程防雷装置由防雷工程专业单位设计、施工,可保证防雷装置设计、施工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新建工程防雷装置通过防雷专业机构设计技术评价、施工跟踪检测和气象主管机构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可以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消除防雷安全隐患,否则事后整改投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甚至留下无法弥补的永久性安全隐患。

 已经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需要经常维护,并通过防雷专业机构定期检测合格才能确保长期有效,一般防雷装置每年检测一次,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否则失效的防雷装置非但起不到防雷作用,甚至成为引雷隐患。

 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是防雷的重点对象,一旦遭受雷击,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可能十分巨大。因此,对这些项目进行前期论证时,有必要委托防雷专业机构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便于事先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高后期具体设计的效率和可行性,切实增强雷电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雷击事故。

 雷电虽无情,人类却防之有术。需要我们提高防雷意识,普及防雷知识,规范安装使用防雷装置,采取科学应急避险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雷公对人类的伤害。


防雷咨询:杨帅帅    电话:13523511313    QQ:717777950

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 071 0371

郑州万佳防雷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spd0371.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弱电技术交流论坛 ( 豫ICP备12026825号 )

GMT+8, 2024-11-27 08:4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